本文来源:募格学术作者:浴火凤凰
最新在招(点击单位名称投递简历)
1.湖南城市学院2.西北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张秋禹教授课题组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4.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01硕士研究生过剩“山雨欲来”
前不久,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关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报告》中公布了年研究生招生的官方数字:.7万人。根据《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年计划报告》中的确切数字公布:“研究生招生.4万人”,这也是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根据教育部统计的数据,年研究生总计招生人数为人,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人。总体来看,考研招生人数呈现上涨趋势。但高校的大量扩招,可能导致硕士研究生过剩。同时,报考人数是直接关系着考研的竞争人数变化的。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次突破万人,达到万人。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万,5年间,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读研毕竟还是为了就业。然而,据相关研究表明,硕士研究生就业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硕士研究生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根据某就业网统计数据表明,硕士研究生就业年较年下降11%,仅年6月比年同期下降66%。二是研究生就业优势不突出,出现学历“倒挂”现象。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不及本科,还有的工作,读不读研根本没什么差别。比如公务员岗位,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本科生可以报考的职位高达90%。在所有岗位中,有30%仅限本科生报考!读研反而成为一种限制性条件。据报道,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万,再次创下新高,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三是硕士研究生在就业中存在学科差异。一些热门专业(如工商管理、企业管理、通信、管理科学工程、建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土木工程等)与传统文科专业(如历史、中文、哲学、教育学等)相比,在就业形势上存在显著差异,即理科毕业生的市场需求量明显高于文科。四是硕士研究生在就业中存在异性别差异。女硕士研究生在就业上,由于受到结婚、生子、哺乳、带孩子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处于就业的弱势地位。02硕士研究生过剩为哪般?
扩招多年,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题依旧。据报道,未来5年,中国将出现硕士研究生大量过剩情况,硕士研究生毕业即失业,金饭碗不金,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企业用人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经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用人企业已步入比较稳定的发展阶段,企业用人进入成熟稳定期,吸纳硕士研究生的能力相对有限。同时,很多企业为了迎接新挑战,在人才上做了必要的准备补充,储备了一大批高校毕业生。而新的就业增长点主要是一些新兴产业,而新兴产业大多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比用工将大大减少。由于对市场需求缺乏长远的预测,随着髙等教育日渐普及,像产品型号一样批量生产出来的硕士研究生必然过剩,同类专业设置过剩必然导致同一专业的毕业生膨胀。二是研究生大幅扩招导致市场供需失衡。当下,大多数本科生为了躲避当下就业的压力,都选择了考研这条路,认为学历高毕竟多了一份求职的把握,导致研究生的队伍逐渐扩大起来。但是,市场对研究生的需求量饱和之后,近几年依旧扩招导致企业对研究生的需求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反而对本科生的需求量比较大且相对稳定,从而导致了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的情况。三是学校培养机制不完善导致研究生质量下降。理论上讲,研究生的学习应该是更加专业化,但事实上一些院校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本科生差不多,没有强调知识的精细性与专业性,课题不够新颖,前沿性、尖端性课程少。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研究生跨学院、跨学科选修的课程很少,导致学生知识面窄、见识不够广。同时,大部分课程结束时的主要评价方式也是以论文为主,为了学生不挂科,老师一般都不会为难学生,只要能交上来都可以通过。多数研究生在网上东拼西凑写一篇文章交给老师就算完事。由此导致硕士研究生除了在学历上优于本科生外,能力上并没有过多的优势。四是硕士研究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大多数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人才资源丰富的中心城市,而不愿意去边远基层,缺乏对现实的理性认识。一些用人单位也表示,同样的工作研究生比本科生的薪酬要求要高,让高学历的人干比较容易的工作,不仅难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这样的员工也容易跳槽。因此,本科生能胜任的工作,他们一般不用硕士生,这就使得部分高学历人才找工作时压力更大。实在点说,其实工作一大把,硕士研究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对口的工作,高不成低不就。03硕士研究生失业意味着什么?
前不久,曾有一个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一名25岁的硕士研究生青年因找不到工作而不愿“断奶”,竟然要求父母继续资助维持生活,令人啼笑皆非。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事例,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硕士研究生就业难所产生的社会问题。他们的父母可能是下岗工人,也可能是农民,本身对子女就抱有很大的希望,千辛万苦才培养出来的硕士研究生,如今还要让家长来养,父母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可想而知。而这种压力一旦转移到硕士研究生身上或对社会的不满上,其危害不言自明。对硕士研究生而言,曾经付出的那么多辛苦,曾经背负了那么多期望和重托,而自己的努力和存在好像没有任何价值。他们觉得很无奈,很彷徨,开始怀疑自己,继而怀疑周围乃至整个社会,怀疑自己所处的时代。长期受教育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一旦这些长久以来维系社会道德的基础崩塌,对整个社会的冲击和震荡不可想象。如果这些不稳定心理极易为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威胁。04说到底,硕士研究生还不是人才
今天,人们不再以高级专业人才来称呼硕士研究生,许多硕士研究生一毕业就可能被抛进了失业大*。不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出于无奈继续考博士,戏称之为“就业缓期3-5年执行”。硕士毕业只是具备可能成为人才的基础条件,说到底,硕士研究生还不是人才。要知道,在社会消费日趋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下,大学专业教育已不能等同职业培训,专业不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渠道。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十分注重培养高层次的学术型人才,侧重单一知识结构的系统学习和理论层面的科研创新,造成了“三多三少”的不利局面:学术型人才多,应用型人才少;对学术前沿动态了解多,对社会现实需求研究少;专业技术人才多,懂技术能操作的复合型人才少。这种研究生培养模式成为常态,使研究生的知识转化能力、岗位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相对薄弱。除了专业能力之外,还要有适应社会的心理调节能力、人际关系处置能力等等,这些都是书本之外,需要研究生自身去体会、去磨炼才能得到。??募格科聘正式开通硕博优秀人才通道,现征集有求职意向的各行业人才,择优推荐岗位,点击下方推荐入口投递简历哦~硕博优秀人才·推荐通道
1、??金属类材料相关硕博推荐入口
2、??生物细胞方向硕博推荐入口
3、??药物制剂方向硕士推荐入口
4、??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5、??文科类博士推荐入口
END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