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更新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指南考研难
TUhjnbcbe - 2021/5/18 17:06:00
ios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2/131570.html
这期我们聊聊非全日制硕士的一些问题,从以下几个点切入:

1.非全日制硕士的考研难度如何

2.非全日制硕士与全日制的区别

3.哪些人适合去读非全日制硕士

4.读了非全你需要知道的一些事

5.非全日制硕士值不值得你去读

1.非全日制硕士的考研难度如何?

在目睹了21考研史无前例的内卷后,很多研er开始有了考非全日制的小心思,于是收到过很多这样的私信:师兄,非全日制会不会稍微容易一些。这里做个回答。在入学难度上,可以说难度肯定是比全日制考研要小得多,因为目前非全日制仍处于一个红利期,以我们专业为风景园林例,大多数双非院校的非全日制考研甚至不存在什么竞争,初试只要过了国家线基本上就能进复试,又由于每年报考非全的人数并不会溢出学校的指标,所以复试基本上也是等额录取。而全日制硕士的报录比数据看着就望而生畏,像北林东南这样的A类评估院校报录比常年超过10:1,华农浙农此类的B类评估双非院校报录比也都在7~10:1,这个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各大院校全日制研究生的复试切线都是远远高于国家线的。

当然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也有例外,比如/名校、或者计算机金融这样的热门专业,含有这类要素的非全日制考研也存在较大竞争,很多人为了名校情结选择/的非全考研,也有很多人为了实现转行,去选择普通高校的热门专业非全考研,这个需要具体分析,但总体而言非全依然更容易上岸。

2.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硕士的区别

大家之所以正在犹豫要不要读非全日制研究生,最主要关心的是以下两方面:

1.非全日制硕士在校期间与全日制硕士有什么区别?

2.非全日制就业时会不会遭遇就业歧视?

师兄稍微说细一些给你听:

首先是在校期间:

在法律地位与效力上,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都是双证硕士(毕业证、学位证),二者都同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无论是教育部备案或者是学信网上都能明确地查询到,只不过在学习方式上会注明“非全日制”字样。教育部办公厅于年印发《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坚持同等标准、同等质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在奖助学金上,不能参评奖学金,也不能拿到每个月的国家助研补贴。课题组补贴得看课题组及导师情况,参与研究项目按情理是会有的,只不过大部分非全日制没时间参与项目。

在科研学习上,一般是周末上课科研,闲暇时间自主学习。我相信每一个负责的导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大部分导师对非全的学生也都是一视同仁,只是在培养方案上可能略有不同,就像上面文件中说的同等标准、同等质量。但是具体到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课题组、不同的导师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并不能一概而论,具体到每个人可能毕业的难度都会有些不一样,可能你已经停止学习很久突然科研会很吃力,那么导师也不会特别难为你;如果你能力比较出众,导师更希望你在读期间能有所突破。所以有的人会觉得科研时间少毕业难,有的人觉得水一下就过了,就是这个原因。多说一句,读研大多是自主学习,这点全日制也是一样的,科研阻力自然也会大一些,毕竟不能和全日制的一样有师兄师姐手把手带,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在日常校园生活上,可以享受与全日制学生同等的校园资源,图书馆、食堂、体育馆等等,但可能不会给非全日制提供宿舍,因为在扩招的大环境下每个学校的宿舍都非常紧张,需要和辅导员询问下有没有多余的床位。但大多数情况下,你也会感觉很忙,因为你如果住在校外,基本感觉不到学校里那种令人愉悦的氛围,上面说的校园资源也不一定用得到,工作、上课、学习、科研、甚至还有作业,单位、学校、家三点一线,生活压力和学业压力会让你增加很多烦恼。

在考博问题上,这是比较复杂呀,现在的博士基本上是申请考核制,统一招考制的很少了,不同学校、不同导师对博士生的准入门槛不一样。你需要提前准备好各种材料(发表论文、科研计划书、英语证明、教授推荐表等等)与博导联系并同意接收,其中最重要的是你的学术成果,需要达到报考院校的要求,这些对普通的非全考生来说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并没有规定说非全不能考博士,只是大家真的做不到啊...

在入*问题上,这点师兄专门问过,只要你的档案能调到学校,是可以在校内的*支部推荐入*的。

最后,学费确实会贵一些,但也没有MBA那么离谱,部分地区可以申请助学贷款。

我们再聊聊就业:

先前的文章中我也提到过,不以职业规划为目的的读研深造就是在浪费青春,你需要先明确你为什么要去读这个研。你要注意,大多数非全日制学生属于“定向就业”,也就是无论你是在职人员或者是应届本科生,学校都会让你签署一份盖有单位公章的协议,因为非全的定位本身就是给有工作的人去读的,即使你是应届生也需要搞一份定向协议。只要你是定向就业,没有派遣证、报到证、应届生身份就是你最大的硬伤,无法参加各种校招宣讲会,不能以应届身份考公考编。那去参加社招总可以了吧?社招看重的是工作经验,非全的双证并不能说明什么,在社招时甚至可能不如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本科生,仅看社会认可度方面,也不是很受待见。这就是很多人口中说的,非全在就业时遇到的“歧视”问题。

但是,只要你三证一表齐全(学位证、毕业证、派遣证及就业推荐表)属于“非定向就业”的同学,那只要你不歧视自己,就没人可以歧视你!你大可以和全日制的同学一样去参加校招,即使校招时企业会明确在招聘要求中写出“招收全日制硕士”,别怂,校招时大家基本上都是一张白纸,如果你有过相关工作经验以及相对出色的校园经历,Hr关心的是:统招、双证、派遣证,你的offer完全看你个人争取,只要进面都有机会。此外,只有满足上述条件,在读非全日制同学也可以应届身份报考公务员,这是有成功的先例的。

3.哪类人适合读非全日制研究生

总结下,什么样的人适合读非全。我觉得非全适合两类人读,一有相对稳定的工作,二有相对成熟的想法,你需要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通过读这个非全实现你怎样的目的。

90%以上的人会选择全日制脱产读研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如果你是本科应届生我并不是很推荐你去,原因上面也提到了非全学习不系统、就业不灵活等等,但是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比如你想通过做科研、读博实现再应届,你可以在这三年摆正心态,把自己当做全日制的同学一样系统地进行科研训练,和导师虚心请教,把自己的学术KPI提升上去,那完全没问题;比如你明确你的职业规划,这个非全是你完成目标的充分必要条件,通过读研转行,三年里你可以参与相关的工作,积累经验的同时拿到双证;比如你喜欢这个学科,想尝试接触到你以前从没接触过的东西;又比如你就是想考名校,但是全日制竞争过大想另辟蹊径。各种原因,只要你有想法执行力够强,那么完全可以。但是怎么说呢,大多数年轻人都太浮躁,并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的未来,只是为了这个阶段有书读,给自己或者家人一个交代,那么我觉得你需要三思,毕竟我接触太多非全的师弟师妹的负能量,迷茫、焦虑、后悔各种情绪陪伴下三年后走进新一轮的迷茫..

如果你有相对稳定的工作,特别是体制内的前辈或,这个双证带给你的可能是职位上质的晋升、可能是弥补年轻时的遗憾、可能是你的兴趣爱好,因为对这类人来说读非全这算是一种投资,既然是投资那就是有风险,而体制内的前辈能把风险降低到最小。而且,学习本身就是终身的事,欢迎报考读研。

4.读了非全你需要知道的一些事

看完了上面的一段话,你应该发现了,定向非全和非定向非全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如果你想通过非全再就业,那么你一定要了解这些事..

首先,我们来谈谈招生类别与派遣证的关系,前面我们讲到的定向和非定向,定向的研究生按照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研究生按学校推荐、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定向包括的考生为:定向委培,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单独考试。非定向研究生可以将档案、户口迁入高校,毕业时获得学校发放派遣证。

一般来说,委培与单独考试考生不允许将档案、户口调入学校,毕业时候不发放派遣证,少干计划的考生可以将档案调入学校,但是毕业只能与入学签定定向合同中指定省的企业签立就业合同,学校也只会向该省的企业发放派遣,意味着少干计划的考生,只有回本省就业才能获得应届生身份。

所以,派遣证是区别定向与非定向考生的最直观的证明,是需要你在报考前了解清楚的。

6.非全日制硕士值不值得读

每个人的读研诉求不同,这个问题的本质就和双非研究生值不值得读?国内博士值不值得读?一样,只要对现阶段的你有帮助就是值得的,或者说是说现阶段的你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关于非全日制值不值得读,如果认真看完了这篇文章,相信你应该找到答案啦..

以下内容可能你感兴趣:

风景园林考研

园林植物方向报考指南

考研?读研?工作?

我是Lr师兄,一个3年内不断专注于读研就业领域的成长型博主,感谢你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更新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指南考研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