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城》
艾青
不是海市蜃楼
不是蓬莱仙境
它的一草一木
都由血汗凝成
49岁的艾青遇见了年轻的石河子,这一看,便是15个春秋。石河子从戈壁荒漠到璀璨明珠,风光的背后是老一代*垦人的血汗,是老一代*垦的一生。来到石河子已有月余,东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分队开启了探访*垦精神的旅程。
年10月23日下午天气:晴
在一五0团团委的引荐下,东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分队来到第一代*垦人杨建安老人家中,杨老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向我们讲述了第一代*垦人的*垦戍边生活。
“来*不是为了别的,当时全国都苦,来*就是为了找口饭吃。”
杨老已年近八旬,祖籍湖南,被问起来疆的目的时,杨老说起来一点儿也不含糊。当时抱着挣口饭吃来到*的他,不曾想在*扎下了根,而这一扎就是整整六十年,把这一生都奉献给了*垦事业。
杨建安老人家中的《老兵歌》
“当时来到这里,满眼都是梭梭柴,哪有什么现在这种棉花地,一来就是住地窝子,冬天冻得受不了,不像现在,当时比现在冷得多,把全身上下裹得厚厚的依旧挡不住那个寒风,地窝子里面就是烧的梭梭柴,自己去捡,这样来熬过冬天。”
谈及年轻时候的生活,老人仿佛一切如昨,那一幕幕艰辛的场景,在这个耄耋老人的口中,仿佛都如云烟一般,而在一旁的我们却仿佛置身于当时荒漠戈壁中,寒风冷冽,到处都是*羊豺狼。
“当时*羊多,我们挖了沟渠,躲在渠里,开枪‘啪’一声,一头*羊就倒了掉进沟里。*羊肉当时吃到都不想吃,现在想想当时开荒也是挺有意思的。”
“当时的条件苦啊,你们想象不到的苦”。忆想当年,“苦”应该是杨老提到最多的字眼了。但从杨老轻松写意的口吻中谈到的,更多是*垦前辈们苦中作乐、积极向上的态度。谈及那一份独特的经历,杨老眼中有一种独特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现在的日子真的是好过太多了,这在当时想都不敢想,这是神仙一样的日子呀!物质生活也变好了,环境也变好了。”
杨老感慨于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石河子荒漠变新城,*沙成沃土。他们是垦荒者,却没有丝毫夸耀邀功自己作为*垦第一代的贡献,作为新石城人的我们不免为之动容。
“欢迎你们来到这里,你们会喜欢上这座城市的,有时间多到我家来坐坐。”
即将离开杨老的家时,杨老希望我们工作于斯即奉献于斯,杨老看着我们,是爷爷看着孙辈的慈爱,也是*垦前辈对年轻一辈的殷切期待。
离开杨老家时已是*昏,我们不曾与前辈们站在同一片荒漠,却在此刻沐浴同一片光辉。我们相信我们一定也会爱上这座令艾青流连的城,这座值得杨老奉献青春的城,因为它是这样美丽,令人一见倾心。
来源:东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团分队《文明用餐你我共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