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数说华师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国奖数据分
TUhjnbcbe - 2021/3/29 16:37:00

导读

历来以“艰苦奋斗,严谨治学”为求学宗旨的华师研究生群体,当然从不缺少学霸,或许缺的只是打开学霸世界的钥匙。

读本科的时候,能拿奖学金的人就配得上叫声“学霸”,而在研究生阶段,拿奖学金成了所有人的标配,你有我有大家都有。优越感是比出来的,到底怎样才能算得上是研究生圈的领头羊呢?

毋庸置疑,当然是级别最高,竞争最烈,份量最重的“国字号”奖学金获得者。为了收集和分析国奖大咖们的数据,研报的记者们可是废了很大一番功夫,就让研报君带着各位去了解他们为获得国奖而作出了哪些努力。

年10月22日,学校下达了《关于公布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结果的通知》。

根据《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办法》相关规定,经学生个人申报,各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初评推荐,学校研究生奖助优评审机构审定,并经公示无异议,评定王玉婷等名同学获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毕进杰等22名同学获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大家在钦佩和仰慕的同时,是不是也对这些国奖大咖们的“来头”很好奇呢?通过广泛的数据分析,研报君和大家一起去走进他们的世界。

基本信息篇

学校为了保证各学院国家奖学金名额分配的公平性,制定了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国奖评选办法。就各学院硕士研究生国奖名额的分配来说,是根据各学院非定向硕士研究生的人数比例折算出来的;博士指标则由基础名额与候选名额构成。

从细节上看,国奖名额在计量方式上存在差异。由于各学院的研究生人数不同,国奖获得者的数量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多的有两位数,少的只有一两个。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人数最多,共有14位国奖获得者;心理学院紧随其后,共有12位国奖获得者;文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和化学与环境学院并列第三,各有11位国奖获得者。

所以,从分院数据反映的情况来分析,国奖获得者在文理分科上也存在差异,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文科类国奖获得者多于理科类获奖者,分别有87位、75位国奖获得者;而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文科类国奖获得者少于理科类获奖者,分别有9位、13位国奖获得者。

这些国奖获得者都是根据评选办法经过公平公开的方式层层考核遴选出来的学霸,是每个学院的佼佼者,在为他们感到骄傲的同时,更应该向他们学习。

▲各学院获获奖研究生人数统计

接下来研报君从

研究生国奖各年级分布情况

科研和实践经历

男女生获奖比例

三个维度对本次国奖评选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研究生国奖各年级分布情况

从学位与年级分布情况上看,一方面,学硕的国奖获得者最多,共有96人;专硕66人;博士22人(占总比分别是53%,35%,12%);另一方面,级国奖获得者有人,比级的78人多出25人(其余1人为级因故保留学籍获奖者),整体呈现出级获奖者多于级获奖者的情况。

以上,不难看出目前级研究生获奖能力相对于级来说并不占优势。主要原因是由于级学生已经入学一年了,学术成果有了一定的积累,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且对评奖各方面的情况比较清楚,参评国奖的材料大体上比研一学生更为丰富。而获得国奖的级学生,大部分是硕博连读的学生,他们参评的材料是入学前取得的成果。

研究生国奖获得者其科研和实践经历

我们采访了部分获得国奖的师兄师姐,他们根据自身的科研和实践经历,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建议:

曾任心里学院团委副书记,搭建“衣起衣橱”“初心APP”两个创业团队的级心理学院计量心理学专业梁晶晶学姐说到:“你自己要有一定的态度和要求,你会发现人的潜力是很大的”。是的,在学生时代,要坚信自己,即使时而迷惘,也必须相信自己,为自己的短期乃至长期目标奋斗。

另一位是屈光卓,乃计算机学院级硕士研究生,系我校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他说道:“科研不是一个人的科研,而是大家一起,做科研就是需要依托团队的。当我们失去了团队条件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创造机会,创造和别人交流的机会。多和别人去探讨,这样你才能充实自己”,在华师这个大家庭,多沟通,多学习,多汲取,多积累,多努力,在多一点运气,就能所向披靡,勇往无前。

所以,通过师兄、师姐的鼓励,研报君也呼吁级和即将入学的级的同学们能够向优秀的师兄师姐看齐,在接下来的学业中再接再厉,以他们作为我们的“研途榜样”。

▲研究生获国奖、研究生各年级获国奖情况统计

▲研究生获国奖情况·性别比

男女生获奖比例

男女比例一直以来都是华师津津乐道的话题,看完此次国奖的数据,事实证明华师的女神们确实是巾帼不让须眉。

年,华师研究生里共有位女学霸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其中博士8人,硕士94人,华师的女硕士们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也是实至名归了。此外,共有82位男学霸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其中博士14人,硕士68人。

得出的结论是,女硕士遥遥领先,而博士更占优势,这也反映了选择读博的女生较少这一现象了。

从分布图来看,国奖获得者都是“90后”前一批,是按法定年龄上学,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一代学子。93、94年出生的最多,大体上和研一研二的年龄相吻合。

▲获国奖研究生出生年份分布

说到这里,大家最关心的重点来了——

国奖获得者们的成绩和科研到底有多出色?

看到这些数据,研报君非常佩服!

学业成绩、科研论文篇

一提到学霸,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成绩好,分数高”,此次的数据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在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学霸圈里,成绩最高的达到95.5分,最低的也有73.8分,平均分为86.3分,绝大部分学霸都获得了优良的成绩。

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呢?研报君采访了其中一位学霸作为代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答案:

“各位想要拿国奖的同学,平日里的学习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首先要清楚自身的定位,找到自己的学术立足点,执着地探究学术问题,知道对于当前阶段而言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其次是在文献搜索中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培养创新创业思维,对于研究生目前阶段来说,读书和思考是不可缺少的,这会让你储备到很多的专业知识,养成好的思维方式。最后是统筹安排学习与活动之间的冲突,在自己的学习上以学习计划和知识储备为主位,分清楚做项目和搞科研的主次,在参赛时专注项目,在科研时专注实验。”(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谢同学)

▲获国家研究生学业成绩情况统计

根据论文的人均发表数量来看,博士最多,平均每人发表了2.95篇论文,写论文是读博的必经之路,自然他们的论文写作功底是很深厚的了。在论文数量上,学硕最多,共有96人发表了篇论文,人均发表数也高达2.09篇,看来学硕的学术研究氛围还是很浓厚的;专硕共有66人发表了87篇论文,人均发表数为1.32篇,这也反映出专硕和学硕的培养方式的不同,专硕偏向于社会实践方面的锻炼。

再来看看国奖大咖们的论文发表刊物。学硕共有34人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占比为35%;共有61人在普通刊物上发表论文,占比为64%。专硕共有6人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占比为9.1%;共有32人在普通刊物上发表论文,占比为48.48%。博士共有17人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占比为77.3%;共有9人在普通刊物上发表论文,占比41.1%。在核刊上发论文是博士取得学位证书的基本要求,想考博得同学们要注意花时间了解自己目标院校的具体要求。

▲获国家研究生论文发表情况

从国奖大咖参与项目/课题的人数上来分析。博士共有12人参与了项目,占比66.7%;共有4人参与了课题,占比18.2%。专硕共有53人参与了项目,占比80.3%;共有9人参与了课题,13.6%。学硕共有71人参与了项目,占比74%;共有31人参与了课题,占比32.3%。专硕参与项目占比最高,学硕参与课题占比最高,这和专硕的社会实践项目较多,学硕的科研课题较多相一致。

从获得专利人数上看,学硕、专硕和博士差别不大,人数都比较少。可见,学霸们的创新创造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这一块还要继续加油!

▲获国家研究生论文发表情况

奖励、荣誉篇

说到比赛,或许很多人都有获奖的经历,但要获得校级以上的奖励还是非常有难度的,大多数国奖获得者都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比赛荣誉。

根据数据分析,博士共有5人获奖,占比22.7%;专硕共有47人获奖,占比71.2%;学硕共有48人获奖,占比50%。

博士获得的校内(院级/校级)奖励8个,其中院级2个,校级6个;专硕获得校内奖励个,其中院级55个,校级44个;学硕获得校内奖励个,其中院级30个,校级87个。

就校级以上(不含校级)得获奖来说,博士获1个省级奖项;专硕获得59个奖项,其中市级14个,省级19个,国家级26个;学硕获得65个奖项,其中市级9个,省级33个,国家级23个。

校内和校级以上奖励获得最多的都是学硕,从侧面反映了学硕整体参与竞赛的能力较高,专硕获国家级大奖的数量最多,也是非常令人骄傲的。博士国奖获得者获奖励和荣誉较少,这也反映出博士参与比赛的概率较小,他们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做科研上。

▲获国奖研究生获奖励/荣誉情况统计

▲博士、硕士研究生获奖励/荣誉情况对比

结语

本次对国奖获得者的数据分析,一方面让大家了解了他们的基本信息,另一方面也把他们所取得的成果呈现在大家的眼前,希望我校的研究生们以他们为榜样,在学术的道路上孜孜不倦。

而对于我们来时,必定不能妄自菲薄妄自菲薄。其实,这些学霸们都生活在我们身边,有时一转眼一回眸,就是他们努力的身影。每一位获得国奖的学霸都是从零开始,慢慢积累;背后付出的艰辛和汗水,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够体味。

趁着年华尚在,有华师舞台,在以后的每个日子里,我们都要努力奔跑,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文案

陈新李帅叶亭陈楷森程娟娟陈晓曼

排版

*潇樱杨颖

执行编辑

唐瑀临冯雅莲

责任编辑

赖琼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数说华师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国奖数据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