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又是一年收获的季节,喻家山下又迎来了一批新的面孔。在一片青春洋溢的氛围中,华中科技大学于9月8日上午在光谷体育馆隆重召开了华中科技大学级研究生开学典礼。
校领导路钢、丁烈云、邵新宇、马小洁、周建波、马建辉、梁茜出席开学典礼,典礼由常务副校长邵新宇老师主持。
参加开学典礼的学校领导
大会在雄壮的《义勇*进行曲》的奏唱中拉开了序幕。
首先,李格同学代表级研究生新生发言,李格同学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在喻家山下度过了四年的青春时光,她以三个身份为引,分享了自己这一路走来的成长与感悟:作为一名学生,勤于探索,不言放弃;作为一名*员,不忘初心,坚守责任;作为当代青年,怀揣理想,笃定前行。并勉励我们不忘初心,披荆斩棘,向着新的目标去不断奋斗。”
新生代表李格同学发言
随后马纯同学代表级国际学生发言,马纯同学来自波兰,毕业于波兰热舒夫工业大学,曾于两年前在我校交流学习,受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今年来到我校攻读建筑学学位。在发言中,马纯同学以梦想为引,回首了过去在华中大的交流时光,感慨于中国的发展速度,讲述了自己和中国、和华中科技大学的羁绊,并勉励在座诸位同学一起努力,让华中科技大学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
国际学生代表马纯同学发言
之后,电气学院级博士左晨同学作为老生代表发言,左晨同学师从樊明武院士,博士期间,以第一人称发表国外期刊文献3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参与的项目获得年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评委会特别金奖,年获得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发言中,他作为过来人与我们分享了研究生阶段的一点思考:首先是要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其次是要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最后是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最后,,他表示很庆幸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好时代里,更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因此,我们更有责任为祖国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老生代表左晨同学发言
随后,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余龙江老师作为导师代表进行了发言,余龙江老师多年潜心人才培养,践行立德树人,授课深受学生欢迎,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培养了一批优秀研究生。在发言中,余老师建议级研究生新生要有理想信念,做好人生的规划。要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充分利用学术资源,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养成爱思考的习惯,注重能力培养,做有深度的研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为精彩人生、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
导师代表余龙江老师发言
最后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院士致辞,以下为致辞全文:
“亲爱的级研究生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同学们进入华中科技大学攻读研究生表示衷心的祝贺!
“明德、厚学、求是、创新”,是我们学校的校训,是我们学校的文化,也是我们学校的精神。在校训精神的指引下,一批批华中科技大学的学子书写了一段段拼搏与成长的青春。今天,你们已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一员,华中科技大学的精神将在你们身上得到传承,将伴随着你们迎接一个个挑战,攻克一道道难题,收获一份份硕果。
同学们,研究生阶段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在这段人生的道路上,你们要锤炼品行,陶冶情操;要崇尚学术,勤勉笃行;要积极创新,追求卓越。在此,我想向大家提三点要求,与同学们共勉。
第一,塑造高尚品格,勇担时代使命。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高校的人才培养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成才,更在于成人。习总书记曾强调:“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在你们的师兄师姐中,有响应号召、参与精准扶贫的社会实践团队,有热心公益、坚持五年关爱空巢老人的*支部,有妙手仁心、持续多年义诊的脊柱畸形医疗救助团队。他们不仅展示了华中科技大学的风采,更彰显了华中科技大学的精神。在你们中间,也有这样一批志愿奉献、热心公益、服务基层的优秀学子。我相信,正直、善良、诚信等优秀品质,将是你们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也是你们在人生路上开拓进取的基石。希望你们将责任感和使命感铭记于心,努力使自己成为拥有高尚品格、常怀感恩之心、勇担时代使命的国之栋梁。
第二,端正学术态度,磨砺严谨作风。
学术探索的道路往往是艰难崎岖的,学术成果的取得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领悟,有所建树,就必须勤耕不辍。我校崔崑院士80高龄仍潜心学术,历时6年,完成余万字的我国首部特殊钢材“百科全书”。我校物理学院引力中心团队,扎根喻家山30多年,勤勉笃行,最终使我国在引力实验检验精度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科研的道路上,勤奋与坚持缺一不可。在今后的学习中,你们可能要查阅大量的中外文献,只为掌握一种研究方法;不断地修改实验方案,只为寻求一个更好的技术路线;持续数十天待在实验室里,只为得到一个更加精确的数据。希望同学们端正学术态度,磨砺严谨作风,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钻研,收获丰硕的科研成果,成就自己的学术梦想。
同学们,我还想提醒你们的是,学术的目的应该至真至纯。科研不是为了攫取功名利禄,论文数量也并非是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希望你们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底线,共同营造我校优良的学术氛围。
第三,培养创新思维,拓展视野格局。
创新和人才,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互联网+”,国家和社会为广大学子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高校研究生作为祖国未来科技工作的中流砥柱,更应具有国际化的视野,自觉成为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主力*。今年7月,福布斯中国发布年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单,我校有7位校友榜上有名,他们都是创新思维杰出的实践者。同学们,只有具备创新的思维方式,才能有勇气和胆识去开拓一个个科研新领域;只有不断拓展视野格局,才能更加自信从容地去面对未来的每一个挑战。
希望你们能够把创新思维变成一种习惯,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不断开阔视野,创造更多造福社会的科研成果,为实现中国梦增添新的力量。
最后,衷心祝愿同学们在华中科技大学度过拼搏无悔的青春!谢谢大家!
”校长丁烈云院士致辞
随后研究生院院长解孝林老师主持了新生入学教育报告,喻家山派出所卢忠敬所长为级研究生新生带来了入学安全教育报告,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田媛老师从多种角度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了指导,校保卫处消防办公室毛天音老师则以消防安全为角度,提醒同学们注意实验室以及宿舍消防安全的,旨在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至此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暨新生入学教育报告会结束。
卢忠敬所长进行入学安全教育
田媛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毛天音老师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一段旅程的结束意味着一段旅程的开始,开学典礼已然奏响了奋斗的号角,“明德厚学求是创新”已然成为了我们日后的主旋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成为了我们当代青年人的担当。将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中,祝愿亲爱的你们在新的起点扬帆起航,再创辉煌,愿你们踏歌而来,也能踏歌而去!
图片:宣传部朱必勇郭泽萍
文字:冉仕莉
排版:王健
审核校对:吴金伟、吴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