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形成与学术学位并重的格局
自年工商管理硕士设立,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已近0年的历史。年招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占硕士招生总量58.46%;招收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占博士招生总量9.88%。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哪些成绩?
过去0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一是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截止到年,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基本覆盖了我国的主要行业产业,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21.8万人、博士专业学位4.8万人;二是逐步形成了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形成了“学术导师+行业导师”的双导师制、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建设了一大批特色鲜明、实训有效的实践基地,部分专业学位类别实现了与职业资格的紧密衔接;三是形成了汇聚多元合力的治理体系,国家主导、行业支持、高校建设、社会参与,为未来专业学位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格局。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中明确提出设置医学专业学位,“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师、口腔医师、卫生防疫和新药研制与开发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由此至今,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哪些挑战?
相较于我国对关键领域技术应用与转化的迫切期待,相较于我国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还有一定距离。有数据显示: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有万。到年,人才缺口将达到万。未来五年,物联网人才需求量将达到万人以上。与物联网相关的嵌入式工程师人才需求同比增速超过46%。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截至年,我国GDP增速不低于6.5%。以此测算,年,中国人均GDP应当至少达到美元,年达到美元。而我国就业人口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占比仅为0.8%,远低于经济总量相当的欧美国家,如希腊(.69%),甚至低于墨西哥(1.57%)。若我国经济总量在年达到相应国家的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对研究生还存在显著需求,其中对专业学位的需求尤为旺盛。因此,培养出一大批符合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专业化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将成为未来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站在历史交汇点上,专业学位的发展必须完成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服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使命,必须瞄准需要较高专业技术或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社会需求较大的领域,在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上全面优化。相较而言,一些问题仍有待解决:一是在培养理念上,未能完全打破学术学位的桎梏,一定程度还有同质化的现象;二是规模结构还不够优化,还难以完全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对各行各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强烈需求;三是培养质量还有待加强,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还有待完善,与职业的衔接还需更加紧密;四是制度建设还需加强,特别是充分发挥行业力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衔接的机制还有待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依托高校培养,无论是从培养理念、培养过程以及培养标准等来看,都难以摆脱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办学规律以及社会贡献难以得到全面彰显。新时期我国专业学位发展的方向何在?如何做到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统一?聚焦眼下问题,可以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术性的路径依赖间接带来了职业性的缺失。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方案》为今后几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
《方案》在充分吸收近0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聚焦关键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改革举措,大体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按需规划规模结构布局。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在硕士层次以增量调整的方式对学位点增设、招生计划增加提供支持,在博士层次加大专业学位发展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一批适应现代社会的专业学位类别,建立灵活规范的类别调整机制。二是建立健全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包括:在导师队伍建设上,健全行业产业导师选聘制度,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在提高培养能力上,推进培养单位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开设实践课程,设立用人单位“定制化人才培养项目”、实施“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等。三是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积极完善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准入及水平认证的有效衔接机制,在课程免考、缩短职业资格考试实践年限、任职条件等方面加强对接,并推动专业学位与国际职业资格的衔接。四是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价机制。凸显实践创新,强化专业学位论文应用导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以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艺术作品等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呈现。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强调产出应用创新性的成果。逐步完善专业学位论文评审和抽检办法、分类评价及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评聘办法等。五是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作用。一方面,遵循“谁提出、谁负责”的原则,提出设置专业学位类别的行业产业部门应建立人才需求和就业状况动态监测机制,每年发布人才需求和就业状况报告,对需求萎缩、培养质量低下的专业学位类别,实行强制退出;另一方面,支持行业产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学,明显提高规模以上企业参与比例,鼓励行业产业通过设立冠名奖学金、研究生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等措施,吸引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导师参与企业研发项目。《方案》准确感知并把握时代脉搏,坚持以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为导向,为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方案》全面分析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鲜明指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以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位的性质特征,“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以产教融合培养为鲜明特征,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当前社会舆论对医学类人才的培养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