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选择读研的同学
都想在研究生阶段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毕竟这是我们读研的初衷
但是读研后
很多人渐渐迷失了
不知道如何平衡自己的生活与科研
小研在本文教你
如何提交一份自认为满意的答卷
一
学习方面
大家都知道,做读研的目的有三点:一是学会找问题;二是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简单说也就是一套做比较难的事情的方法;三是专业知识。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我们一直在反复练习这套方法,最后把它变成我们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科研呢?
1
细节决定成败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没有做过真正难的事情,老师布置的作业、各科考试都不难。但是读研后发现,我们做的课题研究很难,你要考虑各种问题,方案设计、实验原理等你要考虑的很详细。回想下,导师叮嘱最多的就是要我们注意细节,考虑问题要全面,导师总能想到我们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原因很简单,就是导师比我们要细心。
建议:做事情不用太着急,无论什么事情,做完后先认真检查一遍,想想是否还有没考虑到的,严谨的态度加冷静的分析可以大大降低粗心问题。
2
多思考
这一点很重要,在做科研时,任何想法和疑问要先自己思考一遍。当看完几篇文献后有了一个很好的想法,不要急着去跟导师汇报,先冷静下,检索下这个想法有没有在别的论文中出现,如果没有,再好好想想想法的可行性怎么样,全都想清楚后再去和导师商量要不要尝试这个想法。
建议:学习就是思考和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读高中时,遇到不会做的难题,你会逼迫自己再想想,读研了也一样,一旦你思考明白了,那么你就很难再忘记它,所以一定要多思考,把它转换成自己的知识,也只有这样,你在和导师讨论时,不至于一问三不知。
3
勤做总结
总结也是非常重要的,总结可以大到课题阶段性的总结,也可以小到一篇论文读后感。看过的每篇文献都要做一个总结,不需要写很多东西,只要将最精华的部分总结出来就可以。一句话或者几句话就可以,但一定要有文章名和作者。然后就是定期的回顾文献,对已经读过的文献进行复习,你可以给自己规定好时间,比如一个月或者半个月复习前一个月或者半个月读过的文献。
对于工科生,一个实验笔记本是必不可少的,用来记录做实验的具体步骤或者操作流程。其次对实验数据进行定期整理。
4
多交流
虽然科研工作大部分时间是自己在做,但是交流也很重要,千万不要闭门造车,很危险。
要多参加学术交流会,每个学院定期都会有大牛做学术交流会,去参加下开阔下眼界,还可以学习下大佬的PPT技能和汇报功底。这也是你要掌握一项技能。
多和课题组的师兄师姐们交流,他们是过来人,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很多受用的东西,小到做实验的技巧大到教你一些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最重要的就是和导师多交流。之前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导师讨厌什么样子的学生?其实只要你认真细心努力的去做好实验,没有导师会讨厌这样的学生。有好的想法也要跟导师讨论,不要闷声不说,我还真的遇到过这样的同学,自己很有想法,做实验也是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也不跟导师商量讨论,结果浪费了很多时间,还影响到了毕业。所以跟导师交流真的很重要。
二
生活方面
读研的学习是最重要的,但是除了学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好的身体同样重要。
接下来从两个方面给大家一些小的建议。
1
养成良好的习惯
养成每天总结的习惯,简洁明了就可以,主要是回顾今天所学的东西,以及想想明天要做的安排,可以用印象笔记来做总结。
养成自律的好习惯,不要过于懒散,自律是走向成功的最好途径,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源于彻底的自我管理。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中午要午休半小时,这样下午才能保持好的学习状态。
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拼尽全力,尽量做到极致,做到最好,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苦历程,这才是成功的真谛。
2
锻炼身体
找一项喜欢的运动,坚持每周锻炼至少三次,经常锻炼的人和不锻炼的人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经常锻炼的人看起来会显得容光焕发,活力四射,而且思维也会比较活跃,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更好的身体。
读研三年
当然是学习最重要
坚持我们读研的初心
保持乐观积极心态
一定要自信
一步一个脚印的去探索一切未知
图文编辑
刘一伯
图文审核
*宽
图文来源
浙理研会传媒中心、文体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