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磁山遗址新的研究结果是对世界农业起源认识
TUhjnbcbe - 2025/7/25 16:57:00
北京中科白癜风病医院 http://www.yushiels.com/
学术背景:吕厚远研究员,年9月生于山东省嘉祥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多次在德国国家地球科学中心、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地理与人类学系做合作研究和博士后研究。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吕厚远研究员针对磁山遗址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对磁山文化的起止时间提出了新的观点,这一成果是对世界农业起源认识的一次重要修订。吕厚远课题组的最新突破年2月12日和4月21日,《PLoSONE》(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和《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先后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吕厚远研究员课题组的两篇重要论文,分别报道了植硅体方法学在粟、黍灰化农作物鉴定上的突破,以及利用这种新的鉴定方法对河北武安磁山考古遗址植物遗存的研究成果,使东亚旱作农业起源研究获得了重大进展。农业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础,起源于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对考古遗址中腐朽灰化的旱作粮食的鉴定方法,对于东亚地区旱作农业起源的历史,特别是对我国河北磁山新石器遗址为世界粟(谷子、小米)起源地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吕厚远课题组通过对现代粟、黍(糜子、稷,大黄米)及野生植物小穗颖片、内外稃片不同部位、不同细胞层的植硅体分析,明确了区分鉴定粟、黍植硅体的5种鉴定标准,在考古遗址粟、黍灰化样品的鉴定方法上取得突破。《PLoSONE》的审稿专家认为,该研究采用的解剖式分析方法,不仅将会为解决欧亚大陆粟、黍旱作农业起源、传播的许多长期未决的问题提供可靠的研究手段,而且可以推广到小麦、大麦等其它农作物的植硅体鉴定中,将会极大促进世界农业考古研究的发展。两位同行专家给出了强烈推荐发表(stronglyre
1
查看完整版本: 磁山遗址新的研究结果是对世界农业起源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