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备考,结果一纸“要求须知”将考生挡在门外,研究生报考标准已经这么高了吗?
不知道有没有人遇到过,明明埋头苦读很久,认真仔细选择报考院校和专业,等到临门一脚时,却被告知自己没有报考资格。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难道学生就要自认倒霉,来年再战?
部分院校提高研究生门槛,增加身份限制,这类考生也许“错付”了
近些年,随着考研热持续升级,学历贬值加剧,越来越多人加入到考研大军中。无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搬砖多年的打工人,从专科到本科,大家都想为自己的学历再次镀金。
然而却有人发现,自己竟然在报考院校时丧失了报名资格,而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大专生身上,难道是歧视吗?
众所周知,大专生在毕业两年后同样具有参加考研的资格,以“同等学力考生”的身份和本科生同台竞技,有些学校可能还需要加试。
在近些年,部分院校却悄悄提高研究生“准入门槛”,比如不少大学在招生简章中会明确表示“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将专科生堂而皇之地阻挡在门外。
闽南师范大学在年考研硕士招生目录上就明确写出“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部分专业虽然没有明确标明限制条件,但也有加试科目,让不少学生苦不堪言。
无独有偶,福建师范大学在年考研招生目录上同样写明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很多备考这两所学校的学生被打个“措手不及”。
他们有人表示自己为目标院校努力了两年,结果马上就可以参加了却收到这样的“噩耗”,一腔热情终究是错付了,无奈只能放弃重新选择。
比起这些明文规定的学校,那些没有指明却暗戳戳故意“歧视”专科生的学校才更糟心。他们虽然没有明目张胆地写明“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但是在复试中故意不录取,甚至在加试中故意为难考生,让学生有苦难言。
这样看来考研门槛提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多重身份限制也让专科生止步于梦想院校的门外,不少考生哭诉:“终究是错付了!”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增加研究生“身份限制”将成为大趋势,难道意味着专科生就不配考研?不配实现人生的逆袭吗?其实不然。
从长远来看,专科学生想要顺利通过考研实现人生逆袭,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尽早下手,避免错失良机。
★首先就是及时掉转船头,更换院校,适当降低标准。
如果考生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时转换目标院校,在保持专业不变的前提下,找一所招收同等学力考生的学校,不要和目标院校“死磕”,甚至自暴自弃。
需要提醒的是,考研大纲一般在9月份才会发布,如果那时再换学校可能会来不及复习。所以专科生在备考之前,可以找两所相似的目标院校,万一其中某个学校增加身份限制,自己也不至于太过被动。
这也间接说明,考生除了用心学习还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