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广州,不知道钱少;不到深圳,不知道身体不好。说的其实很在理。北京是国家部委机关所在地,京官很多,大官可是更多。
32岁晋升副处职务算年轻吗?要看跟谁比,在哪个平台工作了。就像《省委大院》中描写的主人公王一鸣,29岁成为副厅级,31岁正厅级,32岁最年轻的地市级正职(正厅),35岁成为副省级后备干部,37岁成为最年轻的副部级高官之一。当然毕竟是小说描写,根据情节需要铺垫的。但是,并不代表这样的事情就是虚妄的,毕竟在当时那个年代,国家“四化”人才缺乏,年轻干部更是极度缺乏,因此才催生了很多高知年轻的“高官”。当然,这是时代和历史赋予的。
随着国家人事政策和制度的逐渐规范,用人机制和体制的正规,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三十出头就成为厅级干部的,当然也还是有极少数极为优秀的干部能做到这点,但大部分都少不了个人所处的平台。32岁的实职副处如果放在国家部委和省直机关,这种晋升属于普通进度。一般来说,按照正常情况起算,假如22岁大学毕业考入国家部委和省直机关,10年左右时间干到副处长,基本上算是一步不落,当然也有更快的,不过哪种属于特殊案例。年纪轻轻升为副处级领导,加之所处平台高、职数多,只要努力经营、踏实工作,以后晋升司局(厅)级领导职务,只是时间问题。
而32岁的实职副处,不管是地市机关副局长(副主任),还是县区班子领导成员,这个晋升速度堪称坐火箭。要知道,地市机关和县区一级受体制县直,仅为正处级。地市机关班子通常为1正3副的架构,县区副职虽多,但多为乡镇党委书记或者核心部门的局委一把手,或者地市空降交流产生。因此,在这种情形下能够做到32岁晋升副处,大概率属于博士学历的选调生,或者双一流的硕士研究生,个人能力素质比较突出。博士选调生试用期结束后,通常直接定正科,工作年限满足要求后,经过考核可以直接提拔为副处级领导职务。说是选调生试用期结束通常定级副科级,工作年限符合要求以后,只要个人能力素质出众,接下来顺利提拔正科、甚至副处,在32岁完全是很有可能的。剩下的,就需要在个人岗位上做出成绩,转换平台继续努力。
前些年,河南省实施了年轻干部蹲苗育苗计划。据公开媒体报道蹲苗育苗的下派干部中,到县(市、区)交流任职的名处级干部平均年龄36.9岁,其中担任党委副书记46人、党委常委90人、政府副职人,一般均兼任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名科级干部平均年龄30.4岁,一般都担任县(市、区)直单位关键重要岗位正职。
从以上数据就可以看出,32岁晋升实职副处职务,该是多么幸运的事情。要知道这些平均年龄36.9岁的可都是处级干部,32岁晋升副处职务要比他们整整提前了5岁左右。这5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足以为自己争取很多时间和可能。据公务员晋升比例不完全统计,90万名科级干部中,只能选出4万左右的县处级后备干部,从科级干部到县处级干部概率小于4.4%。对比而言,32岁的副处实职干部,在年龄上占有巨大优势,更何况个人还早早地成为了那4.4%中的一份子。
32岁的实职副处,正值壮年,精力充沛,智商绝对在线。所缺的无非是经历和经验,只要有机会补足个人欠缺,认真学习、加强锻炼,相信未来道路会一片平坦。不管是职务还是职级,终究是超越了同年龄段的绝大部分人,绝对是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