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网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致24考研小白们不知道这些就考研,是等着
TUhjnbcbe - 2025/2/11 18:25:00

最近很多同学都在纠结,现在开始备考24考研,是不是太早了?

NO、NO、NO~

看今年这个报考人数架势,国家线肯定是要水涨船高的,再加上调剂容易大神打架,大家再不准备充分点可就连杯羹都分不上了。

新手考研一开始无从下手很正常,作为叱诧研场多年的老江湖,硕途今天给大家总结了这份择校纯干货攻略,可以点赞收藏起来,免得后面要用的时候迷路哦~

一、考研基础知识篇

1、学硕和专硕:学硕侧重培养学术型人才,可以直博,大家想在学术方面有深造意向可选,考试难度稍微大一点,一般是2.5年-3年;专硕侧重培养实用型人才,如果你是想提升学历以后更好就业可选,一般是2年,难度较学硕低一些,学费会贵一些,有些院校专硕不分配住宿或只有研一安排宿舍,大家报考前先打听清楚哦;

2、A区和B区:也有水区和旱区之称,以省市自治区为划分。A区分数线高,竞争力强一些,B区分数线稍低一些,竞争力稍弱一点点,但是哪里都卷的水深火热就是了。具体划分如下:

3、国家线:国家根据整体考研成绩划分,有总分要求,也有单科分数要求,双双过线才有资格复试和调剂,所以每一科都非常重要,不像高考能强科补弱科把分数拉起来;

4、自主划线:就是高校自己划的分数线啦,通过自主划定分数线来代替国家线,达到或超过该分数才可进入复试,目前有34所自主划线高校,如果你报的是这34所里面的,就不用管国家线了,一般而言,自主划线的学校的分数线都会先于国家线而出。

二、考研择校篇

硕途想说,考研界第一铁律:“选择大于努力”,择校是起点,院校选的好你就成功了一半,

定地区、定专业、定学校,一定要收集足够的信息,不要盲目迷恋名校、不要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努力就一定能上,现在考研行情和以前真的不一样了,很多学生已经开始向下逆向考研了,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报。

1、首先想好要不要跨考?

★跨不跨学校:看你本科院校如何,想不想往上考;

★跨不跨地区:看看自己将来想在哪个城市定居和发展;

★跨不跨专业:跨专业难度大,前期择校一定要选好,专业课学习要趁早;

2、进行自我学习评估

★四六级分数多少,英语基础如何?

★数学基础如何?

★专业课基础如何?

★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意志力如何?

四六级不过也不要紧,很多人一样考研成功的,但是硕途要提醒大家,一定得了解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上升空间,确定是保守报考,还是可以向上冲一冲。

3、目标院校核心信息收集

·往年报录比:看看竞争是否强劲;

·往年复试分数线和拟录取名单:复试分数线了解该校报考难度,拟录取名单确定复试淘汰的比例;

·公共课各科平均分:确定自己上岸必须要达到的分数水平,日常好冲分;

·专业课试卷的考察内容和平均分:了解考察题型,掌握学习重点,以及专业课难度如何;

·指定参考书:学校一般根据指定参考书划定考试范围,要把参考书知识吃透;

·往年专业课真题: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必备,而且还要几轮重复去做,把握真题手感;

自我评估有时候无法探查到自己真正的实力,报高了,分数够不上,调剂还悬;报低了,与名校擦肩而过心中遗憾。所以硕途建议大家,有条件的话,可以网上多查查,也可以去进行专业的择校咨询,择校这块专业人士比我们普通人了解的真的多得多,不要辛辛苦苦备考一年最后当炮灰。

三、考研信息获取篇

?研招网:考研所有阶段你都能用上研招网,而且研招网不单单是个考试

1
查看完整版本: 致24考研小白们不知道这些就考研,是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