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70.8海洋媒体实验室
腾讯发布了一支关于全球变暖的公益宣传片《潘滚与威儿》,旨在呼吁更多青年人加入到探讨可持续发展、探讨人类共同的未来。
年8月4日,第五届MEL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厦门大学东山站开展了有史以来的第三届中学生科普活动。
研究生论坛主动将科普环节纳入学术论坛中,将科普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间植入到这些未来的科学家脑中。
科普环节纳入学术论坛的初衷是想要从孩子们求知的眼神中获得科研的力量。
"每个孩子好奇的眼睛,
是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17级博士生,
MEL研究生学术论坛科普环节创始人。
“每个孩子好奇的眼睛是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所以当我开始组织研究生论坛的时候,我就希望把每一届参与的学生组织起来去到中学进行巡讲,这不仅仅是将科学知识以科普的方式的传播出来而已,我更多的是希望我们能看到那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然后从中获得在科研路上继续走下去的力量。”
"科普确实不容易,但是比科研要简单"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17级博士生,
“看不见的贡献者——海洋微生物与藻类”主讲人。
"科普报告和学术报告区别还是非常大。语言表达、逻辑组织、难度设计、专业性和趣味性的协调,都需要根据受众的不同进行调整,想做好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我认为最难的是趣味性的加入及难度设计。这其中的平衡难以把握,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过于呆板或过于搞怪、都会让科普的效果偏离预期。"
"我要让科普与科研同时起飞!"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17级博士生,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第五届MEL研究生学术论坛科普活动指导者。
"虽然做科普与大家平日所熟悉的学术汇报在形式和受众上差异较大,但在很多地方是有共通之处的。如:要怎样发掘有趣的知识点?要怎样表达才能让听众更感兴趣也更易理解?所以,在科普中用到的一些技巧也可以在大家的科研工作中使用,对自己之后的学术汇报、写学术论文都会有所帮助。"
"孩子们说:以后再也不买瓶装饮料了!"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19级硕士生,
科普环节获奖团队“海洋塑料”主讲人。
“让我十分感动的是,在我结束科普报告后,有一个小男孩想要拿起雪碧畅饮时,突然停下嘟囔了一句:以后不买瓶装饮料了,会有微塑料,要保护环境!一次简单的科普活动,看到孩子们对塑料制品认识的改变,我很欣慰。”
"科普,让更多的人能认可我的科研工作。"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级博士生,
“触手可及的海洋——潮间带”主讲人
“科研工作者不能埋头于自己的研究中,要通过科普让大众知晓,而科研工作者也要通过科普将自己的所学所知传授给大众。我被组员推选为组长,并且根据我的研究方向,选定了主题。本来我还很忐忑,但看到同学们的很认真的听讲,也认真的参与活动问答,我很开心,很欣慰。印象最深的是在每次讲到有趣的地方,比如讲潮间带生物的行为,小同学们表现的很开心、很兴奋,那一声声“哦~~”让我很欣慰。同学们对我们所讲授知识感兴趣并且能够从中受益,就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科普的快乐在于分享,
我很享受做知识的传播者"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级硕士生,
“我是你的蓝眼泪”主讲人,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