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年12月23日,南京大学年度“我最喜爱的研究生生涯导师”颁奖仪式顺利举行,我院梁勇教授荣获南京大学年度“我最喜爱的研究生生涯导师”,今天让我们来一睹梁勇老师的风采吧!
梁勇教授/Profile/
梁勇教授,男,年出生,博士研究生导师。年获北京大学学士学位,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年到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担任博士后。年为江苏特聘教授,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年获得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新人奖,年被评为江苏省“双创”团队领*人才,年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
开拓创新
在计算领域锐意进取
梁勇老师始终坚守研、教统一的信念,在计算化学创新的道路上不停探索并突破认知边界,提升理论水平与技术能力。他的研究方向广泛:通过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利用理论计算阐释有关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基本原理和控制因素;计算机辅助设计新的催化剂,反应和合成策略;采用计算的工具解决化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等交叉学科中存在的与有机化学相关的问题。目前已发表研究论文40多篇,总引用大于次。
在科研实验方面,梁勇老师始终坚持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相互指导的思路和态度。由计算的数据模型设计实验,再由实验的现象修正计算的模型。正是秉承着这种严谨的科研态度,经过不懈的探索,梁勇和戈惠明、谭仁祥研究团队首次鉴定出能够催化[6+4]环加成反应的一类酶家族,并将此成果成功发表在Nature杂志上。通过巧妙设计实验,体内敲除基因、体外酶催化反应、量子化学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以及蛋白晶体的研究等,表征了首例可催化[6+4]/[4+2]环加成反应的酶。这类酶的发现将进一步拓展人们对周环反应酶的认识,启发科学家们将来利用和改造周环反应酶来实现有价值的分子转化。
只有优秀的导师才能带出优秀的学生,只有富有创新精神的导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梁勇老师始终认为,作为导师要站在学科的前沿,要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思路、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敢于标新立异,从而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
亦师亦友
将教书育人放在首位
对于梁勇老师来说科研工作虽然重要,但是他最在意的还是人才的培养,比如他曾说过一句很令人触动的话:“科研现在重在质量,老师的本职还是培养学生,论文应该是学生成长中的副产品。”
课堂上梁老师深入浅出,从基本课堂知识出发,落到前沿的学术热点,结合具体论文具体案例,使学生学以致用。把“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深入贯彻到日常教学之中,把学生的成长与成功看作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认真履行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天职。
梁勇老师不仅在课堂之上是一位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的好老师,在与学生的日常相处中更是与自己所指导的研究生亦师亦友,比如在自己的学生生日时,梁老师会主动送上生日祝福,给学生以家的温暖。在日常与学生的相处之中更是能做到相互理解,急学生之所急,忧学生之所忧,真正做到了用心去培养每一位学生。
梁勇老师从教以来,立足教师岗位,教书育人,注重科技创新,成绩斐然。他始终以真诚感恩之心对待每一个师生,以热忱之情投入每一项工作。潜心科学研究,他不畏艰难;投身教学,他勇挑重担。他在南大的校园里既尽心竭力做好教师的一切工作,又淡泊名利、默默耕耘,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为计算化学领域培养大量创新性、高素质人才,深受学生爱戴和行业好评,是全校师生的楷模。
衷心祝福每一位研究生导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也祝福所有同学都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张开翱翔的翅膀追逐梦想,勇敢走向成功的大道!
学生采访
梁老师的课堂风格严谨认真,循循善诱,对于学生不懂的知识点反复讲解。也会举出形象的例子来帮助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课堂上比较轻松幽默,善于和学生互动。日常生活中,我们课题组会一起聚餐,一起打球等等运动。梁老师会关心我们的身体状况,嘱咐我们多穿衣,多注意休息。对于春节或者暑假,梁老师并不会严格限制我们回家和返校的时间,对于难以买到票或者家特别远的学生,他会特意放宽时间,让我们很感动。科研上,梁老师喜欢和学生一起讨论,一起确定实验方案,对待科研非常严谨认真。
——赵若晗
梁勇老师的课堂风格深入浅出,从基本课堂知识出发,落到前沿的学术热点,结合具体论文具体案例,使学生学以致用。梁勇老师说过令我印象深刻的话:“科研现在重在质量,老师的本职还是培养学生,论文应该是学生成长中的副产品。”日常生活中,每当有学生过生日,梁老师会有生日祝福,与研究生博士生日常生活的相处:亦师亦友,相互理解。梁勇老师在科研实验方面会将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相互指导。由计算的数据模型设计实验,再由实验的现象修正计算的模型。
——鲁硕
素材来源:化院研会
编辑:郑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