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嘉禾县,有这样一位父亲,他名为李亨知,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靠着种地养活了全家9口人,还竭尽全力地供养着自己的三个继女读书深造。
而三个继女没有辜负这位父亲的期望,各自都学有所成,成为了名校的硕士博士。
可是自己的亲生子女却早早地步入了社会,成为了打工一族。
原本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但是这位继父李亨知的行为却引起了众人的质疑。
很多人都忍不住发出这样的疑问:这位继父是不是别有所图,为何宁愿亏待自己的亲生子女,也还要供继女读书?
李亨知和李水英重组家庭
李亨知家住湖南省嘉禾县广发乡,一直以种地为生,是当地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文化程度不高。
同时李亨知自幼家境贫困,父母早逝,家中还有一个又聋又哑的二哥需要照顾,所以李亨知很早就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
而他的前妻就因为忍受不了这样艰苦的生活,便和李亨知提出离婚,留下了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交给李亨知抚养。
这也给本就生活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李水英和前夫孕育有三个女儿,原以为能够一直幸福的生活下去,可是李水英的前夫好吃懒做,又嗜赌如命。
再加上那时候乡村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李水英的前夫自然对生下三个女儿的李水英不满,平日里对李水英和女儿们非打即骂。
最终李水英因无法忍受前夫精神和身体上的折磨,毅然决然地带着小女儿与前夫离婚,留下大女儿和二女儿给前夫抚养。
李水英与李亨知原本是并不相交的两个人,可是缘分有时候就是这么的奇妙。
离异后的李水英回到了娘家,父母得知女儿李水英的遭遇后,悲愤不已,但事已至此,只能自己咽下苦果。
并且李水英的父母考虑到女儿未来的生活,便萌发了给女儿再婚的念头,于是私下委托亲戚朋友给女儿介绍再婚的对象。
不久之后,在亲戚朋友的介绍下,李水英与隔壁村的李亨知相识。
而在与李亨知相处的这段日子里,李水英了解到李亨知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是他为人忠厚老实,待人真诚,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男人。
同时在李亨知眼中,李水英善良大方,生活朴素,是个很会过日子的女人。
最重要的是李水英在得知自己家境贫困的情况以后,并没有因此而看不起他,依然坚持和他继续来往。
于是在年,李水英与李亨知两人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正式结为夫妻。
两人结婚以后,李水英就带着小女儿李冬冬住进了李亨知的家里,过上了同居的生活。
而在日常生活中,李水英主要负责照顾家人,李亨知则负责种田劳作。
这样的日子,对于离异过的两人而言,无疑是幸福而美好的。
尽管那时家里的生活条件艰苦,李亨知在生活上却并没有亏待过李水英母女二人。同时李亨知还将李水英带来的小女儿视同亲身女儿般照顾,并且供她上学读书。
收养妻子的两个女儿
可是这样美好而幸福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被突然出现的两人给打破了。
年的一天下午,李亨知和往常一样从田间劳作回家。
等走到家门口时,李亨知看见妻子李水英面带愁容地站在家门口,似乎在等他回家。
这让李亨知意识到家里可能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于是当李亨知随着妻子李水英进入家里,准备询问妻子李水英发生了什么事情时,他看见家里突然出现了两个背着包袱的女孩以及一位年迈的老人。
此时,李亨知才突然反应过来,这可能就是妻子李水英曾经提过的大女儿和二女儿了。
老人见到李亨知之后,先是犹豫了一会儿,然后开口说道,自己是李水英前夫的父亲。
并且还讲述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平日里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经常以赌场为家,将两个女儿放任不管。
如今这两个孩子不仅辍学呆在家里,甚至连每日的温饱都成了问题。
老人接着说,作为两个孩子的爷爷,他自知年事已高,没有多少日子了。
而且他现在根本没有能力去抚养这两个孩子,但是他又不忍心见两个孙女在他离去以后,成为无家可归的孩子,以至于沦落到活活饿死的地步。
万般无奈之下,他才腆着脸,来求求这两个孩子的母亲,希望能够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收养这两个娃。
听到这里,李亨知就已经明白了这位老人上门的用意了。
看着老人身后的那两个女孩,眼神怯弱,身材瘦小,浑身上下都脏兮兮的,如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一般。
李亨知的心里也不是滋味,可是考虑到如今自己的家庭条件也并不宽裕,他又犹豫了。
正当李亨知左右为难之际,李水英的小女儿李冬冬放学回家,突然看到阔别已久的两位姐姐突然出现在家里,她激动万分。
连肩膀上的书包也没有来得及放下,便急冲冲地跑到姐姐身旁,双眼中饱含着对于两位姐姐们的思念和担心,似有千言万语想要和两位姐姐倾述,但是碍于父母在场,便硬生生地忍住了。
李亨知见到这样的场景,忍不住心酸。
姐妹三人站在一起,虽然外貌相似,但是她们的穿着打扮却有着天差地别。
小女儿冬冬衣服干净整洁,性格活泼开朗,而反观另外两个女孩,性格怯懦,衣服也破烂不堪,全身脏乱,就如同野孩子一般。
妻子李水英同样也发现了这一点,眼见两个女儿过得如此凄惨,她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溢出眼眶,双眼通红。
可是考虑到家里的日子也过得十分拮据,根本不可能承担起这两个孩子的生活开销。
三个女孩眼见母亲不理睬她们的求助,于是将求助的目光转向了一旁的李亨知。
她们一个接一个的叫喊着:“爸爸。”
企图用这样的方式,希望李亨知能够收留她们。
看见这三姐妹如出一辙的渴求目光,听着她们小心翼翼地呼喊,李亨知的内心顿时软了一片。
毕竟这些孩子都是妻子身上掉下的肉,如果放任不管,不仅妻子伤心,还会愧对自己的良心。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亨知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收养这两个女儿,于是他便说道:“反正就是吃口饭”。
妻子李水英在得知丈夫的决定以后,顿时感动落泪。
她深知丈夫是为了她,才作下如此荒谬的决定。
于是她对两个女儿说:“你们以后就留下来啦,他就是你们的爸爸,以后你们都要好好听他的话,知道没有?”
三姐妹听到母亲的话,又哭又又笑,并连连点头,保证以后会好好听父亲的话。
而那位老人在得知李亨知夫妻二人愿意收养这两个女娃以后,也十分激动地向李亨知夫妻两人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随着两个女孩的到来,家里的生活过得更加艰难了。
李亨知夫妻不但需要负担起六个孩子上学的费用,而且家里还有一个又聋又哑的哥哥要照顾。
在这样艰苦的生活环境下,李亨知感觉肩头的压力变得更加沉重了。
然而他却并没有后悔当初的决定,依旧坚持每日起早贪黑的辛勤劳作,并和妻子一起努力,养活了一家九口人。
坚持供养六个孩子上学
随着六个孩子相继成长,他们的学费成为了困扰李亨知夫妻两人的难题。
毕竟家里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是一贫如洗,实在无法拿出这么一大笔钱,去供养六个孩子上学。
但是李亨知虽然是农民出身,但是他深刻地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故而在学习方面,即便家里经济条件有限,李亨知也靠着种地养猪,一直供养着六个孩子上学。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没过多久,李水英不幸被确诊为风湿关节炎,腿部关节每逢阴雨天气,便疼痛不已,根本无法继续干重活。
而家里的担子一下子便落到了李亨知一个人身上。
李亨知本人对此并没有丝毫抱怨,依旧每日早出晚归,日复一日的劳作,用自己的肩膀为这个风雨摇摆中的家庭支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
同时家里的六个孩子也十分懂事。
看见父亲如此辛苦地维持着家里的生活,他们会利用空闲的时间,尽可能地为家里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作和家务,以便减轻父母肩头的压力。
为了供养六个孩子读书,李亨知一家成为了村里有名的贫困户。
在村里其他人都能够每日吃上白米饭的时候,李亨知一家只能日复一日地以红薯稀饭充饥,甚至吃肉都要是逢年过节。
村里人经常为此嘲笑李亨知傻,为什么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花钱供养别人的三个孩子上学。
有的亲戚朋友见李亨知的生活过得如此艰难,便劝他,反正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干脆别供养她们上学了,让她们出去打工,也能够补贴家用,改善现在的生活。
可是李亨知却不为所动,毕竟与这三个孩子相处的这几年里,李亨知早就将这三个孩子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女儿。
再加上三个继女的学习优秀,身为父亲,又怎么可能为了一己私欲,做出断送她们的大好前程的决定呢?
故而即便家里生活再苦,李亨知也一直咬牙坚持,义无反顾地供养着六个孩子上学。
并且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方面,李亨知对待六个孩子都是一视同仁,从不搞特殊,尽可能地满足孩子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李亨知的亲生子女读书的天赋不高,初中没有毕业,就辍学出去打工了。
附近的村民听到这件事情以后,更是对李亨知冷嘲热讽,说他再婚以后,为了讨好现任妻子,就亏待自己的亲生子女,竟然做出让亲生子女辍学打工,供养三个继女读书的荒唐行为,真是应了那句俗话:“有了后妈,便有了后爸。”
事实上,李亨知并不是不想继续供养自己的亲生子女读书,而是三个亲生子女不仅学习成绩差,还十分讨厌读书。
李亨知为此也曾多次找到兄妹三人私下谈话,并进行循循地规劝。
还向他们保证,只要他们兄妹三人能够考上高中,就是东拼西凑也会继续供他们上学,让他们放宽心。
可是兄妹三人铁了心就是不准备继续读书,李亨知也只能放弃,放任他们出去打工。
而反观三个继女,在学习上展现出超出常人的天赋,成绩经常名列班级前茅。
因此,李亨知尽管由于这件事情遭受到村里人的不少白眼和歧视,但是他仍然坚持继续供养着三个继女读书。
只因为他不想让这三个学习的好苗子,就此断送在自己的手里。
三个继女学有所成,读名校博士
在李亨知的支持下,妻子李水英的两个女儿相继读完大学。
原本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可是三个女儿在这时却向家里先后提出,想要继续深造读研。
妻子李水英残忍地拒绝了两个女儿的诉求,并希望女儿们能够从现在开始工作,减轻家里的生活压力。
因为她明白读研需要更多的钱,而这个家庭为了供她们三个上学,已经快被掏空了。
李亨知也理解妻子做出这样的决定,可是他认为两个女儿十分懂事,在大学期间,更是勤工俭学,还多次拿到各种奖学金,基本上没有朝家里要过什么钱。
如果不是真的非常想读研,她们不可能提出这样过分的要求。
深知这一点的李亨知动之以理,晓之以情的在旁边劝说妻子,并且向她诉说了两个女儿读研的种种益处,同时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只要她们能够考上,就坚决支持她们,给她们读。
经过李亨知的不断劝说,李水英也终于无奈松口,两人达成共识,支持两个女儿继续深造读研。
就这样,在父母二人的支持下,李小玲和李小玉顺利地走上了读研的道路。
后来,小女儿李冬冬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并且在两位姐姐的影响下,她在大学毕业之后,也毅然地选择留在本校,继续读研深造。
时至今日,李亨知的三个继女也相继学有所成。
大女儿李小玲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学位,二女儿李小玉考取了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三女儿李冬冬也拿到了母校的研究生学位。
与此同时,三个继女如今也都各自成家立业,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
大女儿李小玲现在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并且还找到了值得托付终身的伴侣,两人现在已经结婚生子,共同经营着这个小家。
二女儿李小玉读完博士以后,就留在美国发展,成为了美国硅谷公司的一名软件工程师,年薪百万,并且她还在美国结婚生子。
现在一家人定居美国,过上了人人羡慕的日子。
最小的女儿李冬冬为了离父母更近一点,就选择到湖南岳阳市一家中学任教,成为了这所中学的一名人民教师。
现在她也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并且和她的丈夫一起努力奋斗,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继女李小玲为了表达内心对于继父的感恩之情,更是在个人微博上写下了《父爱如山》这篇文章,讲述了继父李亨知对于姐妹三人的无私付出。
她在文中提到:
“生活虽然艰苦,但是父亲一个人默默承担起全部的重担,拼尽全力给我们营造一个充满温馨与爱的家,却连一句抱怨的话都没有对我们说过。他总是教导我们说,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会有出路的。他那乐观的精神、坚毅的目光至今都深深影响着我,似我人生路上的指明灯,指引着我努力前进。”
随着这篇文章的发表,很多网友们纷纷赞叹这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并为李亨知一家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可是有的网友却发出嘲讽,嘲笑李亨知是个傻子。
李亨知本人对此却毫不在意,他还说:“傻不傻都不重要了,自己觉得该付出的都付出了,没关系的。”
而李亨知的亲生子女和三个继女之间的感情也一直非常深厚。
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她们却情同手足。
并且她们六人每逢节假日便会一起约定回家看望父母,为父母送来各种各样的礼品。
对于网友对父亲的嘲讽,大女儿李海英表示:“我不觉得我爸爸傻,当时爸爸让我们读书,但我们读不进去,我们6个兄弟姐妹感情都非常好,并没有亲生和继女之分。”
年,年过60岁的李亨知被评为“湖南好人”。
李亨知夫妻两人辛苦半生供养六个孩子,如今算是苦尽甘来。
而三个继女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离不开李亨知背后默默的付出和支持。
父爱如山,李亨知用自己小小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的希望,为子女们遮风避雨,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或许李亨知真的有所图,而他图的不过是所有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够过得比自己更加幸福罢了!
参考资料:
1、靠种地供出3个研究生!这位继父感动无数网友们—央视网